新聞資訊
[中國金融雜志] 保險服務國家戰略的“大地樣本”
2025-08-05
政策支撐夯實保險業服務國家戰略的制度基礎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202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強調,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可得性和金融產品服務供需適配度持續提升,該指導意見還分別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點領域和主要著力點、提升金融機構服務能力和支持強度、強化金融市場和基礎設施服務功能、加強政策引導和配套支撐、加強組織協調和風險管控等五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安排。保險是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24年末,保險業機構總資產達35.91萬億元,占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的7.2%,是除銀行業外占比最大的金融子行業。可以說,保險業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因此,未來保險業要充分發揮好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展現更大作為。
保險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保險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保障制度,具有獨特的機制和作用,其通過集中起來的保費構成的保險基金,可以用于補償相應的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為恢復生產或彌補損失提供有力的支撐。同時,保險資金往往具有體量大、期限長等特征,可以在支持國家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重大項目建設中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達34.93萬億元。保險資金的龐大體量,為推進國家戰略、重大民生工程和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儲備和支持。同時,保險的獨特機制和作用,為保險公司全面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了有效支撐,推動國家戰略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重點領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例如,首臺(套)、首批次保險是科技保險的重要品種,從我國推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以來,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為全國各類重大技術裝備和全國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提供了近萬億元的風險保障,為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的落地應用、重要材料的研發推廣提供了重要支撐。又如,農業保險是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并且隨著科技推廣和運用的深入,農業保險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推動農業保險的補償機制作用得到更精準的釋放和發揮,使我國農業發展更好地實現了提質增效。
保險服務國家戰略的大地實踐
近年來,保險公司在追求穩健經營的同時,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嘗試與探索,并取得了較明顯成效。如作為全國性保險公司的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地保險),在推進自身高質量轉型的同時,在多個領域較好地服務了國家戰略的實施,成為險企的一個典型代表。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大地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達512.88億元,首次突破了500億元并實現承保盈利。2025年上半年,大地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首次突破300億元,并且在服務國家戰略領域取得較好成效,為相關重要領域累計提供的保險保障超過11萬億元,尤其是在科技保險、綠色金融創新、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科技保險構筑創新“防護盾”。大地保險積極助力產業戰略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成立科技保險、航空航天保險、航運保險等專項工作組,上半年累計提供風險保障超4000億元。一是賽事保障啟新篇,深度參與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為主角的半程馬拉松賽事,并為賽事提供全方位的公眾責任保險保障。二是產品創新樹標桿,成功入選蘇州高新區網絡安全保險服務試點單位,實現首單業務落地,簽發浙江首單科技成果轉化損失保險。三是產業協同結碩果,與上海臨港新片區四家科技孵化器簽署科技保險合作框架協議,參加北京商業航天保險共保體,助力北京“南箭北星”產業發展格局;在浙江落地義烏樞紐港無人駕駛保險創新項目,創新“財產險+責任險”的雙維保障方案,為項目提供1700余萬元的風險保障。
綠色金融打造服務“新生態”。大地保險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2025年上半年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保險保障近1萬億元,同比增長超34%。一是打造產品優勢,推出新能源車電池衰減保險、電池GAP險、新能源車三電延保險等,強化車生態產品迭代,推動新能源車隨車產品的服務供給。二是提升研發能力,與西南財經大學、環天智慧公司簽署協議,共建保險時空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共同致力于研發引領行業的金融保險時空大數據應用的創新產品,以及農業、生態、工程等領域風險減量綜合服務方案。
普惠金融譜寫民生“協奏曲”。2025年上半年,大地保險的小微項目服務小微企業達7.5萬家,新增客戶近3萬家;互聯網場景服務靈活就業人員達17萬人次,提供風險保障超1.5萬億元;普惠健康保險方面,公司在27個省市落地大病、大額保險、惠民保等政府健康險項目近130個,政府及普惠型健康險服務人群近1.3億人,提供風險保障超44萬億元;在服務鄉村振興農險領域提供保險保障超500億元。一是打造體系化產品,上線以愛家保、益家保為核心的大地臻選家庭系列產品體系,創新構建“健康+意外+財產+責任”的四位一體保障體系,打造大地愛家品牌。二是推進服務精準化,公司32家“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揭牌投入使用,助力解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如廁難、休息難”等突出問題,初步構建面向廣大新就業群體的全國性民生服務網絡。三是創新服務模式,持續推進地方特色農險發展,參與生物育種、種業保險試點推廣,加快農業產業園區一攬子保險、鄉村零工保、古村落綜合保險等創新產品落地;攜手“薪茸工”平臺創新零工經濟保障模式,形成“投保-風控-理賠”全周期保障體系。
數字金融開啟智能“新紀元”。大地保險于2025年初召開“AI賦能 智啟未來”AI創新行動計劃啟動大會,明確“3+N”AI應用場景布局和“想-試-落-推”四步走的落地實施方案。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落地推廣19個AI創新場景應用,啟動全轄AI技能競賽,推動“AI應用與能力建設”指標納入部門考核。其中,“靈山界”AI中臺接入DeepSeek、升級知識引擎、引入語音識別,中臺使用人數突破1.2萬,已建智能體超1100個,使用頻率超1萬次/周。
風險減量打造安全“防護網”。大地保險通過開展隱患排查行動,風險減量累計服務次數萬余次,組織風險隱患排查服務超4000次,為超2000家企業出具保前風險報告,發現風險隱患近3300處,整改率超70%。其次,實施應急提升行動,組織各類宣傳培訓活動近3000次、應急演練近400次;發送災害預警信息10.4萬條,涉及客戶2.4萬家。三是推進巨災保障行動,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參與巨災保險項目7個,新拓陜西省級綜合巨災保險項目和貴州威寧地級市地震巨災保險項目。四是推廣心健導航行動,組織“以愛為盾、減量同行”6大場景主題活動,累計覆蓋超百家企事業單位、60余所學校及社區。深入企業、校園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在數十家分公司落地試點。五是落地交通守護行動,在青島試點通過安裝反光條、爆閃燈等裝置降低停放被撞事故風險解決方案,并被邀請參與起草全行業推廣方案。六是建設新型城鎮化行動,完成城市更新全景圖梳理,在海南一攬子承保海口市美蘭區主城區排水管網項目,在寧波創新開展市屬道路橋梁管護項目保險,在安徽馬鞍山落地安徽省行業首批通過住宅專項維修基金增值收益購買電梯保險的創新范例。
未來展望
近年來,我國保險業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同時也面臨著增速出現波動、創新不足等困難挑戰。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迭代發展,保險業在多領域、全過程和全產業鏈發展的進程中,可以找尋到更多的服務場景、更大的服務空間、更長的服務鏈條。因此,未來我國保險業應進一步夯實內功、強化創新,在加強保險產品設計、創新理賠定損的科技運用方式和領域、開發保險產品的應用場景和范圍等方面將大有可為,為此保險業應不斷蓄力聚力、勇毅前行,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更大的力量。